海国图志

 

海洋揽胜

 
      

龙宫探宝

 
    

人类与海

   

海的儿女

    

 

 

有话要说

 
   

相关资源

 

 
 国家海洋局
 中国海洋信息网
 中国海洋报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博物馆 > 海的儿女 > 海洋-生命的摇篮

 

脊椎动物的出现

  在距今4.3~3.45亿年期间,地壳发生了强烈的造山运动,海面缩小,陆地广泛出现,气候变得干燥炎热。白垩纪海洋生物群落

  在海水退潮、涨潮的过程中;一部分藻类慢慢适应了陆地生活。它们铜匈在泥沼上,没有根,茎直立。没有叶子,叫光蕨。就是它们和陆上的狂风、干旱做斗争,顽强的适应,终于给大地披上了第一次绿装。以光蕨为先驱的裸蕨类成功地登上了陆地之后,蕨类植物大繁荣的序幕拉开了。

  这个时期,水族里发生了非常重要的事件;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海域,至今还生活着一种身体半透明的小动物,因为它首先在我国文昌县发现,所以叫文昌鱼。达尔文曾把这称为"最伟大的发现",因为它"提供了揭示脊椎动物的钥匙"。
文昌鱼
  文昌鱼并不是真正的鱼,它没有脊椎骨,只有一条纵贯全身的脊索作为支撑身体的支柱,这条支柱代表了脊椎的先驱。在它以后发展起来的动物。像鱼啊、鸟啊、兽啊。以至于人都是脊椎动物。这些脊椎动物的器官和机能有千差万别,但脊椎的构造基本相同。

  在文昌鱼的基础上进化,发展出现了鱼类。鱼,有了一根真正支撑身体的大梁--脊梁骨(脊柱),埋藏在脊柱背面有一条柔软的脊髓和向前膨大所进化形成的脑。这新形成的高度发达的神经中枢,使动物空前的聪明了起来。鱼,有了鳍和尾巴。全身成为流线型,可以到处游来游去。它们成了当时地球上最高等的动物。它们的子子孙孙很快占据了全部江河湖海。在这以后的5000万年,可以叫做鱼的时代。

  生活在现今江河湖海的鱼类,如鲟、鳇、鲤、鲫、鲨、鳐、鲼等等,有的是它们的直系后代,有的是它们的近亲。鱼是怎样由水中登上陆地的呢?最早登陆的先驱,究竟是哪一种鱼呢?大约在3亿年前的地层化石中,发现了一种奇怪的鱼化石--总鳍鱼。总鳍鱼有两大特点:一是它的胸鳍和腹鳍的骨骼排列方式和现代生存的青蛙的四肢骨基本相同,这种强有力的鳍,便于在陆地上支撑和移动身体;二是总鳍鱼能用鳔直接呼吸空气。

  3亿多年前,气候温暖,有些地区,由于植物腐烂,水中缺氧,不适宜鱼类生陌。在发生干旱的时候,有成千上万的鱼活活死去。干旱逼着总镑鱼,从这个水塘死摄活撑地想爬到另外一个水塘。本意想找水的总绍鱼,这时可能发现陆地是一个多么奇妙的世界!

  从裸藻类登陆扎根以后,逐渐缓慢地长出了第一批巨大的陆生植物,形成了大片的沼泽森林。

  这个陌生世界对并非游泳能手的总鳍鱼来说,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它们终于在呼吸到新鲜空气的陆地上呆了下来。那里有吃的食物,又没有伤害它们的敌害,于是世世代代传下去,胸绍和腹绍变成了四肢,鳃退化了,鳔变成了肺,最后形成了新的类群--两栖类。

  现代两栖类的元老是蚓螈。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两栖类动物是我国的特产大鲵(娃娃鱼)。两栖类种类最多的类群是青蛙和蟾蜍,它们直到现在始终生活得很快活。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