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科普求新求变 让公众爱上科学

—— 写在中国科普博览开通二十周年之际

作者: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王闰强 肖云


导语:

       1999年,“中国科普博览”正式开通,面向公众提供服务,迈出了国内运用先进网络媒体技术系统进行科学传播的第一步。20年转瞬即逝,今天的中国科普博览已经发展成为集科学普及、科学教育、科学文化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传播平台。从1999年到2019年,中国科普博览始终在做同一件事——让公众从此爱上科学,与科学同行。

       中国科普博览(www.kepu.cn)是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和中国科学院网信办指导,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办的中科院科普云平台。自1999年创建至今,依托中科院优质科研科普资源,从最初没有围墙的虚拟博物馆群,逐步发展成为集科学普及、科学教育、科学文化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传播平台,陆续打造出科学大院、SELF格致论道、科学云课堂和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等品牌科普应用和服务,持续汇聚中科院高端科研科普资源,开展前沿科技的深度解读,热点事件的科学发声,提供趣味互动科学教育服务,传播新时代科学文化,成为互联网上优质科普教育内容提供者,让公众从此爱上科学。

       中国科普博览以网站为根本,紧跟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和媒体传播趋势,构建了中国科普博览官网及其品牌统领下的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网易号、人民号、央视网矩阵号等近20个自媒体,并与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央电视台、环球时报、紫光阁等100多家媒体渠道合作联动形成的矩阵式科学传播体系,为科学家和科普团队提供从选题创作到渠道传播的一体化的信息化平台,为媒体、科普机构、中小学校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科学内容,让公众从此爱上科学,与科学同行。中国科普博览全平台粉丝达800万+;年均集成发布原创作品3000个,全网传播量达到10亿+,显著地提升了科技信息传播的可信度和影响力。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文化网站"、"联合国世界信息峰会大奖(The World SummitAward)"、"全国优秀科普网站"、“全国十大典赞科普作品”等奖项。

       20年的科普长跑,中国科普博览团队凭什么常看常新,永葆创新活力呢?

 

首先,科普工作需要“战略前瞻、持之以恒”。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从事科普工作20年,对这一点有深刻体会。1999年,在中国互联网方兴未艾之际,在中科院信息化专项的支持下,中国科普博览网站应运而生,这是我国最早的大型综合性科普网站之一,尤其是网站创建的虚拟博物馆,在当时的网络科普领域是少有的创新,并因此项工作获得2004年世界信息峰会大奖。可以说,当时的中国科普博览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了公众对互联网信息获取的巨大需求。

       2004年,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结合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推动成立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希望能够把中科院的科普力量集中起来,通过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方式在互联网上建立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阵营。于是,以中国科普博览为门户,联合院所各机构建立中科院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形成了“院科普门户-专题科普网站-研究所科普专栏”三级科普服务体系。事实证明,资源只有集中了才有显示度,这期间中科院涌现了中国科普博览、化石网、天之文、时间科普网等一系列国内知名的科普网站。

       2011年,随着腾讯微信的上线,自媒体的力量开始崛起,传播媒介的形式和手段也开始越来越多样化,公众对科普内容与服务获取的方式也发生了变革,越来越依赖手机等移动设施。鉴于此,中国科普博览在院传播局和院网信办的指导下开始新一轮的探索与创新实践。中国科普博览从网站出发,加强对科学家科普创作与传播的支持与服务,不断推动中科院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创新新媒体科普形式,关注受众需求,形成了以网站为核心、20多个自媒体号为主体、100多家合作媒体渠道为扩充的新媒体传播矩阵,成为互联网上优质原创科普内容的提供者与服务者。

 

其次,科普工作需要“不忘初心、守正创新”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在各行各业催生出了各种形式的应用和服务,科普领域也不例外,比如大家熟知的果壳网,还有从2014年开始中国科协大力推出的科普中国。这两个科普品牌都推出了各种新的科普形式与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公众的生活。中国科普博览在这么多年中,也在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科学传播模式,不断推出具有中科院特色的应用和服务。

       2014年,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院科学传播局共同创建了“SELF格致论道”讲坛。这是一个剧院式的演讲活动,也是一档舞台式的网络演讲节目。节目邀请科学家们用18~25分钟时间登上舞台,站在聚光灯下,分享他们的科研工作的点滴,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多的是科研经历、感悟、体会和观点。这种形式远远超出了我们原有科普的设想,更多的是思想和观点的交流和碰撞。到目前为止,“SELF格致论道”讲坛已经举办了超过50期科学演讲和辩论活动,推出演讲视频超过300多个,在各种网络渠道播出,传播量超过5亿人次,成为国内知名的科学文化演讲品牌。

       2016年,同样在院传播局的大力支持下,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创办了“科学大院”微信公众号,这是中科院官方科普公众号,致力于最新科研成果的深度解读、社会热点事件的科学发声。一方面,它聚焦硬科普,对科学前沿和应急热点,对各领域的前沿性研究、进展、话题的科普解读和评述;另一方面,围绕科学人物、科学思想和科学史,讲述历史上鲜为人知又有启发意义的科学故事。今天,“科学大院”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知名的科普品牌,在各大传播榜单中都位居科学或科普类的头部,篇均阅读量1万+,并授权300多家机构和媒体转载。

       此外,自2015年起,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在中国科协牵头实施的科普中国国家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中承担科普中国融合创作与传播任务,该任务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布局、聚焦科学技术前沿、关注社会生活热点等方向,聚拢科普团队,联合各大媒体,创作与传播有战略高度、科学深度和传播广度的优秀科普作品,探索和实践新媒体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生态系统建设,让媒体、科普工作者、科学家共同开展科普融合创作,在热点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发声。经过近5年的实践,创作了超过1500个原创作品,总浏览量超过10亿,发布、转载媒体超过百个,1/5的作品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环球时报等主流媒体在首页首屏进行推送,作品曾多次获得“典赞-科普中国十大网络科普作品”称号。在2019年“人类首张黑洞照片”这个科学传播事件上,仅中国科普博览的微博话题阅读量就高达7.9亿。

 

最后,科普工作需要“融合发展、内化能力”

       科普,是一种似强实弱的需求,需要借船出海、场景化消费,唯有与媒体、文化、教育等行业结合,为这些行业赋予科技的元素,方能形成深远的传播影响和价值。中国科普博览20周年了,未来要怎么走?过去20年的科普经历告诉我们,在全媒体时代中国科普博览需要坚持“融合发展,内化能力”的发展方向,以平台化的服务推动中科院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推动科普与相关行业的融合发展,形成强大的优质科普内容创作与传播能力,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高品质、趣味化的科普服务,让公众从此爱上科学,与科学同行。

       第一,是团队能力。科普工作需要一支敢想、敢闯、敢拼的团队,这就需要在找到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多下功夫,并且这个团队要耐得住冷门领域的寂寞,抵得住外部高薪的诱惑。非常幸运的是,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在这几年里逐渐地建立起了这样一支团队,实现专业和层次等方面的融合互补,在科普图文、视频、活动等各方面都能开花。所以,如何继续完善团队能力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第二,是创作能力。在信息过载的今天,科普内容在互联网上需要跟一众游戏、娱乐、新闻等内容争夺用户的关注点,其成功与否的关键还是在于科普内容本身的质量以及是否具备引起用户关注的话题点。因而科普在创作能力方面可以重点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做好选题、做出经典的科普作品的能力,以高精的制作、创新的形式、有价值的知识为载体,吸引用户关注;二是结合新闻热点事件、组织科学家和制作团队快速创作科学解读作品的能力,以与新闻同步、深度解读、率先发声为特色吸引用户关注。

       第三,是传播能力。在“内容为本、渠道为王”的今天,我们在创作优质科普内容的同时,必须要建立可控可管的自有平台和互联网自媒体平台之间的协同发展,既可以持续建设和运行中科院自有的科普传播平台和品牌,为中科院科普传播提供第一阵地,又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巨量的用户流量,快速实现科普传播的级联放大,扩大科普传播影响力。

       第四,是资源运作能力。中国科普博览在20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品牌资源、科学家资源、媒体资源、以及数字科普内容资源。如何充分运用好已有资源优势,并继续拓展相关资源,是做好科普传播的基础,也是科普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未来我们将在科普资源的运用和复用等方面加大机制和模式的创新,创造科普需求和场景,为科学家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普机会,保持科学家的科普热情。此外,还将加大品牌资源和数字科普内容资源的运营,吸引社会资源的投入和支持,让中国科普博览在科普工作领域发挥更大的价值。

       最后,是技术创新能力。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是一个从事信息化技术与应用研发的机构,中国科普博览也一直定位于服务全院科普信息化需求的新媒体科普传播平台,紧跟IT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科普的融合创新,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中国科普博览创新引领的本色,扎扎实实做好科普教育与文化传播工作,为中科院美誉度的提升和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尽一份力。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20年转瞬过去,中国科普博览从中科院出发,走向远方,走向人群,走向万家灯火,走向每个人的电脑屏幕和手机屏幕。无论1999年诞生之初,还是在2019年的今天,中国科普博览始终希望每个看到我们的人,都能够从此爱上科学,与科学同行。